郭朝晖:工业知识与工业APP

工控安全 2年前 (2021) admin
758 0 0

作者:郭朝晖 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

来源:蝈蝈创新随笔,授权分享,仅供参考。


从知识管理的困境谈起
01
PART


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,但却对推进效果不满意。在笔者看来,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失败,本质上是经济性原因:企业和员工为知识管理付出的时间是不是有足够的回报。

简单计算就会发现:贡献知识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惊人的。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贡献一篇知识性文档,可能要花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,折算成人工成本很可能就有上千元。这项工作的回报有赖于他人阅读并使用其中的技术。如果“知识”的质量不高,还可能会浪费阅读者的时间,造成进一步的时间浪费。

对多数企业来说,要求企业定期“贡献”知识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事情。经济上不划算的事情,迟早是要被抛弃的。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出路应该从经济角度出发:要让知识管理成为经济上划算的行为。

知识的价值是在使用过程中体现的。提高知识管理的价值,就要从促进知识使用、提高知识使用效率入手考虑问题。所以,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:把知识管理与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,嵌入业务流程。也就是说:知识管理的重点,就是在某个真实的业务活动中用得着的知识。

企业中的每个人都会负责某些业务。业务目标明确后,可以将每项工作流程化,分解成一个个具体而简单的步骤。事实上,流程本身就是一种知识、流程中每一步的做法也是知识。这样,业务就与知识联系起来了。

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价值的过程中。在工业企业中,如果说某个知识“有用”,必然是在某项业务活动中用到的。反之,与业务活动没有联系(直接或间接)就是无用的知识。所以,与业务流程结合,就能保证知识的“有用性”。把知识嵌入业务流程后,用知识的时候自然就会找到它。

有些知识或许并不直接被业务流程用到,而是隐藏在业务活动之后。业务的知识告诉我们“怎么做”,业务背后的知识告诉我们“为什么这么做”。对技术的传承和持续发展来说,“为什么这么做”的知识很重要。所以,企业需要管理的知识应该包含两类:业务流程中直接用到的知识、产生这些知识的知识。

为了提高知识的质量和应用效率,将知识管理与知识的数字化、软件化结合在一起。用软件描述知识的一个重要好处,是保证知识的质量。我们知道:论文或报告中的许多公式,应用范围和参数都不清楚,会给应用带来很大的麻烦。但把知识软件化以后,需求就会清晰起来。如果软件能从平台获取数据、甚至自动地获取数据,又会给知识的应用带来很大的方便。这种做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:知识可以系统性地管理,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复用、传承和持续改进。

宝钢首任技术副厂长何麟生先生认为:一个企业可以没有CTO、没有CIO,但是要有CKO(首席知识官)。何老强调的知识,其实就是企业里面的各种标准。如产品标准、工艺标准、控制标准等。这些标准,都是在业务活动中必须用到的知识。而且,离开这些标准,现代化企业将无从运转。

在宝钢建设之初,这些标准就是与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结合在一起的。例如,在轧钢的过程,大约2分钟左右轧一块钢。每一块钢都可能切换一组工艺参数。让机器去设定,才能及时、准确,避免出错。

在智能化时代,标准的范畴将会大大增加。从生产过程拓展到研发、服务、设备管理、异常处置等。更重要的是:这些标准要结合数字化时代的优势,与计算机结合、与互联网结合、与工业软件结合。这样,就产生了工业APP的概念。

对于工业APP,曾经有过一个争议:工业APP是否一定会基于平台技术?对于这个问题,笔者的想法是:原则上讲,工业APP不一定基于平台。但如果能够基于平台、尤其是能够实现信息集成的平台时,机会会大量增加。

在理想的情况下,工业APP基于某个业务平台的。有了这样的平台,APP可以直接读取数据,而不必用人工输入;有了这样的平台,APP还可能直接发送指令,立刻发挥作用。所以,平台会让APP的开发和应用变得容易。APP使用方便了,用户才喜欢用,才容易创造价值。这可以说是工业APP发展的“经济学原因”。


02
PART
工业APP的人才需求

人们对工业APP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在笔者看来,工业APP是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的手段,而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或研发平台的开发是一种相对理想的选择。

这种工业APP中可能包含了数学模型或AI算法,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但其实,这些困难只是表面上的。依照笔者的实践,这类软件开发的难点在于跨专业的知识融合。如果能把不同专业的问题分离开来,就不再困难了。APP开发,一般需要三类人才。

第一种人是知识的拥有者。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。有了实践经验,才知道什么地方没有做好、有优化空间。其次,专家经验往往与教科书的知识不一样:教科书给出的往往是在理想情况下的做法,而现实的条件往往不理想,专家知道哪些因素可以忽略、哪些条件可以借助。

第二种人负责知识的转化。这种人需要理解业务,善于把专业人士的经验转化成计算机的算法。如前所述,专家经验不同于教科书上的理论,而这一点往往也造成了专家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,专家经验往往只适合特定的场景。把专家知识变成计算机知识的时候,必须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。

第三种人是负责软件开发的人。这种人需要对APP相关的平台和数据特别熟悉。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。工业APP在开发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问题,如数据异常、计算异常等;要熟悉具体的数据和平台,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。工业软件对安全、稳定、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高,做好这种工作也并不容易。

制造环节的工业APP
03
PART


工业APP是新的概念,但实践其实早早地走在了概念的前面。例如,在钢铁行业有一种叫做“数学模型”的控制软件,本质上就是用于实时管控的工业APP。在我国的制造企业,制造环节的工业APP大体上有两种:一种是用于过程控制的,一种是用于生产管理的。

(一) 用于过程控制的工业APP

在钢铁行业,过程控制计算机连接PLC、DCS、SCADA等基础自动化系统,也连接车间级的管理系统(相当于MES),本质上具备了工业互联网的雏形。有些过程控制计算机上也有类似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软件,用于管理这些模型。

在工业企业,人们普遍认为:开发在线APP的水平比离线高很多。这不是企业的“规定”,而是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“观念”、“文化”、“规矩”。

形成这种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在线应用往往意味着真正能用,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指标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正常:我国科技界的很多人喜欢浮夸。人们觉得:在线的东西实在、不是吹牛的。

工业知识往往都有对应的理论知识。但人们往往没有办法及时、准确、完整地获得理论所需要的数据和参数,如热传导系数、摩擦系数、磨损程度、内部温度等。人们能用的数据,只能是那些能够实时取得的数据。实际的模型往往是用相关数据代替。比如,用震动判断设备磨损情况,用加热时间估算物料温度,用季节估算环境温度等。选择不同的替代变量,实际效果就不一样:有些稳定度高、有些精度高、有些实时性好。所以,变量的选取,往往是开发工业APP的重要一环。

变量选取的问题,会给建模带来一定的麻烦。典型的麻烦就是应用范围往往特别小。解决这个问题的常见办法之一,是区分场景分别建模、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型参数。比如,产品类型不同、规格不同、设备不同,使用不同的参数。这样一来,一个模型的参数就会有许多套,有时会有数以万计。

但分场景确定参数的前提条件是区分场景。区分场景最常见的办法,就是根据产品或者产品的生产履历来区分。而这就体现了“信息纵向集成”的价值。所谓信息纵向集成,就是把设备数据与管理数据集成在一起。管理数据用来区分场景,设备数据直接用于算法。所以,纵向集成往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必备的功能。

与离线APP相比,在线APP可能会遇到两种典型的麻烦。

首先是实时性要求。过去计算机能力差的时候,计算量大了就会影响实时性。那时,既要简化算法又要保持一定的精度,往往对算法的要求很高。幸运的是: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,这个麻烦逐渐消失了。

其次是数据质量问题。使用离线模型时,数据的正确性由使用者负责。即便错了也能改正。但在线模型可能会出现各种麻烦。如误差过大、通信受阻、时序混乱、人为干预等。这些都给实时计算带来很多麻烦。开发实时APP时,这些问题都需要用软件来处理,工作量会急剧增加。

在线的工业APP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:一种是自动控制的、一种是操作指导的。区分这两种类别的原因是:两者对安全、稳定、可靠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导致工作量和工作重点差异很大。

可靠性要求高会让开发难度极大地增加。编写软件时,往往要用90%以上的代码用于处理异常工况。对于自动控制模型,无论现场出现任何麻烦,都不允许有导致安全问题的BUG,程序中的防错机制必须可靠。另外,开发自动控制APP时,调试的困难也更大。软件不诚实时,现场测试的风险太大。为此,往往需要开发一些辅助软件,帮助调试代码。需要指出的是:最近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,对解决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。

(二)生产管理类工业APP

管理系统中的工业APP,数据往往来自于不同的系统,故而往往也有信息集成的背景。与过程控制APP相比,这类APP对实时性的要求不强。这类APP最常见的用途,是用来安排生产计划、质量管理。

安排生产计划时,需要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、合同的时间要求、产品的质量要求、生产效率和成本的要求等。要求多了问题就变得复杂。安排计划不仅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,效果也不一定是最好的。这时,用计算机安排计划就有必要了。但是,计算机安排生产计划时,计算量可能会非常庞大,过去需要几天才能计算出来。这时,把人类经验用于算法中,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。

这类系统开发的困难之一,是需求的模糊性。安排生产计划时,会遇到各种矛盾的需求。例如,质量与成本的矛盾、安全与效率的矛盾,上下工序的矛盾。不同的人处理矛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所以,同一个系统,不同的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。

另一种麻烦常见的麻烦是:产品要求不同、市场情况不同,人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比如,市场好的时候,人们可能会侧重产量;市场差的时候,人们会侧重成本。一般来说,人们在价值判断上的差异,往往很难明确地描述出来,影响这类APP的应用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合适的人机界面是非常重要的,以便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。

对企业来说,质量问题是全流程的问题。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,产品质量追溯能力和质量缺陷识别能力都大大增强,质量管理APP的作用越来越大了。相对与生产管理,质量管理APP的困难更多在专业知识的清晰化,而不是算法问题。

(三)管控融合与工业APP

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作用,是促进了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。这给管控融合类的工业APP带来了极大的机会。

在笔者看来,管控融合类APP的特点是:以实时数据为基础,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。典型的应用包括能源管理、设备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操作管理等,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涵也不断丰富。这些APP能够实时地发现问题,帮助相关人员及时地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或者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现场问题。

(四)生产类工业APP的调整问题

用于生产管理和控制的工业APP经常会遇到一种麻烦: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,效果越来越差,最终被抛弃掉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。首先是环境发生变化,如环境温度变化、数据采集误差分布变化、生产原料发生变化、设备状态发生变化等。其次是生产系统发生变化,如产品种类发生变化、设备发生变化、设备的数量和常规流程发生变化。第三种是生产要求的侧重点发生变化,如从重视产量到重视质量、从重视质量到重视能耗等等。

遇到这种情况APP就必须做出调整。

最理想的办法是机器自动调整参数。参数的自动调整往往被称为“自学习”。“自学习”是学术界非常感兴趣的话题。但是,将这类技术用在工业界的时候,前提是保证学习结果的稳定、可靠。所以,实用的自学习方法只针对1~2个参数。尽管如此,找到合适的方法却不容易。

次理想的办法,是人工介入的机器学习。每隔一段时间,重新用数据将APP中的参数学习一遍。学习的过程中,可能需要人工的介入和确认。这种做法的问题是:对使用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,也会给使用者带来麻烦。

最后一种办法,就是让人工调整。这时,系统需要具备一个调整算法的界面,允许使用者对APP的参数、运行方式和相关的系统进行调整。这种做法常见的麻烦是:用户不一定具备调整参数的能力。这就好比,开车的司机不一定具备修车的能力。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能对用户进行培训,并且为他们准备一些便于调整的工具。
 

04
PART
研发服务环节的工业APP

改革开放之后,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。但是,在引进技术以后的若干年里,我们的许多企业主要用国外引进的设备和工艺,生产国外引进的产品。比如,宝钢刚引进时,主要按照引进时规定的产品大纲组织生产,而汽车行业则主要生产国外的品牌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研发类的工业APP是研发人员的工具。如果企业没有研发业务或者研发业务很弱,研发工具也就变成了屠龙之技。换句话说,当研发工作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时,研发工具的重要性才能显示出来。

当我们引进国外的产品和工艺技术时,国外仅仅告诉我们“怎么做”,却没有告诉我们“为什么这么做”。当我们刚刚开始自主研发新产品时,一种常见的做法是:找个类似的产品,按照这种产品的做法去做。

大约二十年前,宝钢计划生产一个新的钢种。参照国外给出的工艺参数时发现:要达到用户需要的厚度,会超越轧机能力的极限。对于这个问题,国外企业给出的办法是:进行设备改造,更换功率更大的马达。但这样做不仅影响生产,改造费用也高达一个多亿。这时,宝钢的一位老专家提出:国外的轧制规程(一种工艺参数)是有问题的。只要改变这个规程,就不用更换马达。但问题是:引进这个技术时,国外没有告诉我们,规程是怎么算出来的。于是,宝钢的这位老专家根据自己对工艺的理解,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,按照新的思想设计了工艺规程,顺利地完成了任务。

大约十年前,宝钢接到国外的一个全新的订单。参照国外类似钢种设定了工艺参数。试生产6000吨后发现:在第一道工序,就有大约一半的半成品不合格。过去,我们曾经开发过一个计算工艺参数的软件,只是从来没有在这条产线用过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采用了自己计算的工艺参数。结果,第一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%,质量级别远远高于用户要求。

事实上,国外企业有大量类似的工具软件,用于产品或工艺的研发。但是,这些技术往往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,并不愿意对外公开。所以,许多中国的技术人员,也不知道国外有类似的技术。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:新产品开发日常化以后,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设计研发类工具软件。

在离散制造业,类似的工业APP更加重要。据说,国外某飞机制造公司,拥有5000多个这样的计算软件。我们注意到:当产品设计实现全数字化以后,开发设计类APP变得非常方便,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也显著提升。离散制造业设计、研发类工业APP面临巨大的机会。笔者认为:基于数字孪生技术,这类工业APP的设计有着巨大的潜力。

制造过程是物质生产的过程,而研发过程是知识生产的过程。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制造过程相比,研发过程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往往相对较差,并且较为强烈地依赖于人的经验。要把工业APP做为知识沉淀的载体,首先应该把研发过程尽量地流程化、标准化,并尽量基于平台开发APP。这样,工业APP就便于复用了,经济价值也就更容易体现出来。

索为公司的李义章先生认为:在创新的过程中,创造性的劳动比例并不高,多数工作是常规性的。通过推进工业APP,可以显著提高常规劳动的劳动效率,让研发人员80%的时间用于创造活动,20%的时间用于常规活动。

另外,在推进工业APP的过程中,要避免求全责备。模型或者算法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。如果求全责备,工作就非常难以推进了。事实上,即便模型算法存在问题,如果实现了软件化,问题本身也是明确的。这样,知识就便于传承、便于改进,也不会依附于个人的经验。

郭朝晖:工业知识与工业APP

郭朝晖:工业知识与工业APP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工业互联网前线):郭朝晖:工业知识与工业APP

版权声明:admin 发表于 2021年11月19日 下午12:30。
转载请注明:郭朝晖:工业知识与工业APP | CTF导航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