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资讯 2年前 (2021) admin
606 0 0

为何人才需求何其迫切?

人才这个话题,真的是热爆了,现在各个企业都缺乏人才,上周瞄了一眼雷布斯同志的《选择》,雷军同志说他创业的时候,80%的时间在挖人,甚至还提出了“不是三顾茅庐,而是三十顾茅庐”的高光金句。现时,不是企业在挖人,连城市之间都开始抢人了,这大概是个好事吧?要说起来这也是有背景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才变得紧缺是一个好的现象,其实背后在于发展模式的变革,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,从最早的代工、制造到创造,这个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口号并非虚妄,它本身是一种自我诉求,即,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,而转向更为高效的发展模式上来,这种进步使得突然发现,能够主持和引导这样变革的人才却是匮乏的。

 

创新引领发展

因为你真的要创新的时候,就不是Copy型发展模式能解决了,在很多行业,其实机器与系统,都是最早的几个大厂出来的,带着图纸和工艺。

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,不要说今天国家要鼓励你掌握核心科技,就是企业自己,在很多行业,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,就像光伏、锂电这种行业,你总不能再去找别人抄点设备回来吗?包括电子,半导体。其实,大家都忘记了一件事情,就是为啥要搞智能制造?或者搞这个数字化,其实,数字化有个显著的好处就是“技术保密”,因为,很多Know-How不再以可复制的几何形式存在的时候,你怎么玩?你还一模一样抄一份来?

因此,企业必须要进行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发,而且,这国际形势也看出来了,不是那么轻松的了,你再不掌握点核心技术,未来国家产业都会受到制约,这必须得要自主创新了。

因此,必然的要走向正向设计—从基础层做起,逐步发展自身的核心技术,再有创新性的产品与技术引领市场,这条道路是必须要走的,因此,对人才的需求一定是迫切的。

 

系统变复杂了:要是和20年前比起来,现在的系统是真复杂了许多,这必然要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,这种趋势是必然的,也很难回去。

其实,这不难理解,本身制造这个就得机-电一体化,首先就得懂机械,又得懂电气,而且,现在电气传动与控制也更复杂了,以前所谓的“全栈工程师”,现在已经不管用了,在30年前,机器有个PLC那就不得了了,你看每个机器的手册上都写着“采用了PLC控制”—会个PLC编程那就得是人才,还给我提什么更多要求,你老板是不想干了吗?现在…你想想,你个工程师不懂点滤波算法、轴同步控制,你好意思说你是电气工程师吗?再说了,你要是遇到玩高级的,还得集成视觉、现在柔性输送又来了,你说以前还能一个人掌控机器的局面,依然过去了。现在,工程师设计的画面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。

 

需要融会贯通的综合性人才

现在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?其实,之前e-works的黄培博士曾经让我写一下这个问题,只是之前写偏到了人文素养-写着写着突然发现人文素养还是对工程师蛮重要,还是回到基础的工程师培养上来比较好,现在智能时代缺乏的一种显著的人才其实是“融合性设计”,即,能够跨领域,带领团队把问题整合起来的总工级的人才,因为就实而论,基本的工程师—中国大量的理工科培养出来大量具有机电知识的人才,但是,一方面,大学的人才培养通常都会垂直的专业,而应用又是横向的,这使得横向专业应用本身就成为了产业的必须,另一方面,今天的制造业,本身就牵扯到机电,软件,算法方面的智能集成问题,这两个重要因素使得,能够把机械、电气、工艺、算法这几个问题合成,并选择合适的平台工具、基于有效的工程方法、流程、实现最终的设计目标,达成制造的产品质量稳定、成本不断下降(持续降低成本需要管理运营的支撑)、并且能够快速交付,应对个性化的市场需求。

 

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
正向设计的人才,基于V-mode开发模式,可以将复杂的需求解构为功能规范、拆分为系统和子系统的设计、测试、验证,然后整合为一个系统、并能够系列化的产品发布。


 

具有领导力-工程师也需要具备的素养

谈到领导力,人们似乎直观认为作为领导,才需要具备领导力,然而并非如此,领导力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长远视野、具有判断力和决策力,并能有效沟通,协作推进事情的进展的人。

一个企业,一定是一个协作的组织,我们的教育培养了竞争意识,却鲜有训练“合作”,但是,在职业场,合作才是有前途的,一个组织如果内部都是缺乏协作精神,各自为政,那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?

合作是什么?开放的沟通,需要的人才可不是只懂技术,如果缺乏沟通,或者经营自己一亩三分地,或者做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,凡此种种,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进步?

因此,人才,必须放在企业中,而不是独立的存在,因为没有一个人才是独立成为一个公司,然后独立运行,这种人才只适合“独立创业者”。

 

如果我们把工程师分为几个层级的话,参照朗道理论对物理学家的评级,当然,这个也参考了吴军博士在《见识》一文中对它的引用,结合制造产业,我们把人才分为几个层级,然后我们知道,工程师有不同的层级。

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 

L1:大拿,至少说他是可以独立的解决工程问题的,应该说是个合格的工程师,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设计工作,在德国刚毕业的工程师还是需要去现场待几年,不能像我们把工程师这个头衔随便给的。

L2:大牛,这个工程师他已经可以完成一个较为全局的工作了,能够解决一些复杂问题,并接受一个完整的任务,并且可以指导团队了。

L3:大咖级的工程师,应能够独立带领团队设计一个产品,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成功,在很多公司里就已经是总工/CTO这个级别了。在这个级别的工程师他通常担任技术岗位的领导人角色,需要与市场、销售团队合作,锁定一个产品方向与技术实现的路径,并协调不同单元来开发,而且能够对这个产品的市场负责。

L4:大师:这个级别,他应该融会贯通,并能够借助于各种技术的融合实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。这就要敏锐的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,并创造性的设计出具有颠覆性的方案,通过技术实现,来达到对原有市场的竞争领先,这种已经属于顶级工程师了,进入到创新性设计,引领技术的发展。

L5:大神:这个级别的工程师,其实,他鲜有存在,他不但能够创新的设计,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运营能力,把握大潮,并体系性的设计长远的产品、技术、市场、运营组合,也不是没有,Elon Musk这样的人就属于这类,像雷布斯这种人,也算是这类,历史上爱迪生同志也是这样的同志,这种就是大神级,你以为他已经不是工程师了,而是商业领袖,然而,他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工程师。

 

工程思维的可复制性问题

工程师不仅做的工作最终是具有可复制性的产品与技术,可复制才能降低成本,并且能够大规模生产制造,获得市场的成功,而同样,工程思维具有可复制性。

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 


其实,成功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,拿一个大神举例,Hebert Simon是一个大神级的人,这位仁兄精通包括中文在内的7国语言,然后23岁就拿到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,当然了,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,当年达特茅斯会议发起人之一,不过,他的第一个博士论文其实是政治学,然后26岁他在伊利诺伊理工教书,1947年他写了本《管理行为》奠定了管理决策理论创始人,使得他跻身管理学大师行列,在194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管理学教授,结果他硬生生把这个学校的该领域水平拉到全球顶级行列,1969年考虑到他对认知心理学贡献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,当然因为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还在1975年获得过图领奖。到1978年他因为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的研究 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,1983年在管理学、社会行为学上的贡献获得了美国总统科学奖、美国运筹学会和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冯.诺依曼奖,当然作为一个政治学科班出身,还获得过美国政治科学学会麦迪逊奖。

后来想想,也有道理,他研究的是决策理论,从认知心理到符号主义之间的联系在于对人的认知探索,并形成推理过程,那么这个同样与管理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是相通的,既然他可以搞定数学的逻辑,那么,数学这个基础的逻辑在各个领域的关联性被他发挥到了极致。

 

思维就是这样,工程思维,解构与重构,其实不仅在工程任务中可以发挥,而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,他也一定可以用同样的思维解决不同的工程问题,难怪说数学是各个学科之底,任何工程问题大概都可以用数学来表述,如果能够理解数学的话,那么,其实一切工程问题都可以被解决。

 

布尔代数与数理逻辑统计这个可能对于的逻辑控制是基础的理论,而微积分则对于流程型控制是基本数学模型的工具,而统计学、拓扑学这些看来与今天的机器学习有相当大的渊源,而如果用概率去解释很多经济学问题,应该也不难,所以,数学看来还是科学与工程的根基。

其实聊到这里,大家肯定觉得这就不是工程师,然而,其实,这本来就应该是工程师,只是我们很难有这样的工程师。

 

 

如何培养人-需要环境

工程思维实际上是一种“不变应万变”的思维结构,即,通过解构和重组,把复杂问题拆分为可实现的小模块,然后再重组这些模块,以获得整体的功能与性能。

工程师应该自身修炼内功,达到不断的境界提升,然而,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他需要的是一种工程师文化氛围,需要一种能够让工程师健康成长的环境,培养人才,必须基于此文化基础,否则,很难培养或者培养了留不住,留住了身体留不住心也不行。

工程师文化,需要大家遵循统一的思维与习惯,不依赖于经验和感情,而依赖于事实和数据,基于可测量和标准化的流程来思考。这就是一种团队的思维共性。

 

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允许犯错在于企业不能束缚工程师的犯错,担当是个人的能力值,但企业逻辑是给予他犯错的包容,因为,在职业的范畴来说,如果形成干的越多,错的越多,然后就会出现逆淘汰,不干的人自然什么错也不会有,这个现象有时候普遍存在。开放沟通:无论是一团和气还是争论不休,所谓的鲶鱼效应,都不利于沟通。规范与标准化的作风,这个是工程项目管理所需的方法与工具,这可以依赖于各种外在的或内部开发的工具平台来实现。
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说东道西):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

版权声明:admin 发表于 2021年11月21日 下午4:16。
转载请注明:人才变得紧缺是件好事 | CTF导航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暂无评论...